-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9件:沃伦杯(4)
两个场景发生的时代显而易见:乐器、家具、恋人的服装与头饰都是几世纪前希腊式的。有趣的是,我们能看出酒杯上两个较年轻的少年并非奴隶。2014-12-17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9件:沃伦杯(6)
它成为当时收购价格最高的文物。当时有幅漫画,一位罗马酒吧侍者傲慢地问顾客:你想要普 通杯子还是同性恋杯子2014-12-23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30件:北美水獭烟管(1)
这只烟斗的大小类似于卡祖笛。现代烟斗一般是一根一头带斗的长管,而文中这只由红色的石头雕成,还有一块长约十厘米的扁平底座2014-12-29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30件:北美水獭烟管(2)
这支2000年历史的烟斗来自我们已知的北美最早开始吸食烟草的年代,烟草最早种植于中美与南美,当地人用其他植物的叶子将其卷起来抽2015-01-04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9件:沃伦杯(5)
这样的杯子只有富人才买得起,一只的价格大约二百五十枚古罗马银币。这笔钱可以让你买二十五罐最好的葡萄酒,三分之二英亩土地,或是一个类似图中在门后窥探的奴隶少年2014-12-22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7件:中国汉族漆杯(6)
政府把主要的工业收归国有,或让私人在政府的监管下进行生产经营。这样的情况在现代再次出现2014-11-27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4件:亚历山大头像硬币(1)
西方的罗马帝国,印度的阿育王朝和中国的汉朝。直到今天,它们巨大的影响力仍未消亡2014-10-17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7件:中国汉族漆杯(2)
我现在手里就拿着它,漆杯质地很轻,外形更像一个小碗,而容量相当于一个大葡萄酒杯。这是一个椭圆形的浅碗,直径约18厘米2014-11-21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7件:中国汉族漆杯(1)
漆杯制作之时,汉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帝国的中心,君王正面临严重威胁,同时又要竭力稳固边疆2014-11-20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8)
1822年,商博良完成了全部的破译工作。自此,人们便能阅读一切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包括雕像、纪念碑、木乃伊和莎草纸文献2014-11-17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7)
但没人取得任何进展。直到一位聪颖博学的英国学者托马斯杨发现一组在石碑上反复出现的象形文字代表了一个王室姓氏的发音—托勒密2014-11-14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6)
石碑表面的文字记载了非洲土地上第一个欧洲帝国—亚历山大 帝国—的故事,而石碑的重新发现又恰逢新的欧洲列强争夺战的开端:英法争夺中东与非洲统治权的斗争2014-11-13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5)
在接下来两千年的异族统治时期,石碑虽然得以保存,但上面的内容始终没人看得懂。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拜占庭人2014-11-12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4)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显然想不出这样的政策来,一定是有人在背后为年幼的国王出谋划策,维护托勒密的统治2014-11-11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3)
此前,祭司们在圣城孟菲斯为托勒密五世举行了一套完整的埃及登基仪式,极大地巩固了他作为埃及合法统治者的地位2014-11-10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2)
这个王朝最伟大的成就,也许就是把首都亚历山大港建成了古代世界最辉煌的城市之一。在好几百年间,它都是仅次于罗马的世界第二大都市,在学术方面甚至还更活跃一些2014-11-07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6件:罗塞达石(1)
为什么?它的外表毫无特色,只是一块灰色的石头,大小如同机场常见的人们拖在手里的带轮大行李箱。粗糙的边缘表明,它只是一块更大的石头的碎片2014-11-06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5件:阿育王石柱(5)
甘地与尼赫鲁都是他的追随者。有关他的信息甚至出现在了现代货币上。印度的每一张钞票上都绘有甘地头像,面对着阿育王石柱上的四只狮子2014-11-05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5件:阿育王石柱(4)
宗教自由、战胜自我、官民沟通、男女均享有人权、重视教育与卫生,这些都是阿育王曾在帝国推行的观点,也是佛教教义的核心2014-11-04 编辑:mike
-
[BBC记录片《百件藏品话沧桑》] BBC百件藏品话沧桑 第25件:阿育王石柱(4)
为此,他没有使用后来成为王朝官方语言的梵文来书写法敕,而是釆用了人民日常使用的当地方言2014-11-03 编辑: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