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70期:事物的测定(18)
此后不久,马斯基林回到英国,成为皇家天文学家,而梅森和狄克逊--这时候显然更加成熟--启程前往美洲,度过漫长而时常是险象环生的4年。他们穿越393公里危险的荒原2016-02-20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76期:事物的测定(24)
在卡文迪许漫长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他是分离氢的第一人,把氢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脱离不了"古怪"两个字2016-03-04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77期:事物的测定(25)
引力使行星保持在轨道上,使物体砰然坠落,因此很容易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力,其实不然。它只是在整体意义上强大:一个巨大的物体,比如太阳,牵住另一个巨大的物体2016-03-10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78期:事物的测定(26)
无论如何,到18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地球的确切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球到太阳和各个行星的距离。连足不出户的卡文迪许都已算出了它们的重量。2016-03-11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79期:敲石头的人们(1)
赫顿毫无疑问是个目光敏锐、非常健谈的人,一个愉快的伙伴。他在了解地球那神秘而又缓慢的形成过程方面是无与伦比的。不幸的是,他不会以人人都能基本理解的形式写下他的见解2016-03-12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1期:敲石头的人们(3)
水成论者认为,地球上的一切,包括在高处的海洋贝壳,可以用海平面的升高和降低来解释。他们认为,山脉、丘陵和其他地貌与地球本身一样古老2016-03-17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4期:敲石头的人们(6)
1807年,伦敦13个志同道合的人在科文特加登广场朗埃克街的共济会酒店聚会,成立了一个餐饮俱乐部,后来取名为地质学会。学会每月碰一次头,一边喝一两杯马德拉白葡萄酒,吃一顿交际饭2016-03-25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5期:敲石头的人们(7)
从11月到次年6月,会员每月碰头两次,因为到这个时候,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已出门,整个夏天在做野外工作。你要知道,这些人出去找矿石不是为了挣钱2016-03-26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6期:敲石头的人们(8)
尤其在英国,有学问的人都会下乡去干一点他们所谓的"敲石头"的活儿。这项工作干得还一本正经。他们往往打扮得很有吸引力:头戴高顶大礼帽,身穿黑色套装。只有牛津大学的威廉·巴克兰牧师是个例外,他习惯于穿博士服做野外工作。2016-03-30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5期:敲石头的人们(10)
他的父母是苏格兰人,但他在遥远的南方--英格兰汉普郡的新森林长大,因为他的母亲认为苏格兰人又懒又爱喝酒。总的来说,他和19世纪绅士科学家一模一样,也来自生活优裕、思想活跃的家庭。2016-04-01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7期:敲石头的人们(9)
1794年,发生了一次听上去有点儿发疯的阴谋,叫做"玩具气枪计划",有人打算趁国王乔治三世在剧院包厢里看戏的机会用带毒的飞镖射中他的脖子。帕金森跟这件事有牵连,被带到枢密院进行盘问2016-03-31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0期:敲石头的人们(2)
他几乎独自一人,而且非常英明地开创了地质学,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赫顿1726年生于一个富裕的苏格兰家庭,享受着舒适的物质条件,所以能以工作轻松2016-03-16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3期:敲石头的人们(5)
朋友们鼓励他把他的理论展开一下,希望他能在更大的篇幅里碰巧讲得清楚一点。这是很感人的。赫顿花了此后的10年时间准备他的巨著,并且于1795年以两卷本出版2016-03-24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2期:敲石头的人们(4)
某种形式的更新和隆起,创造了新的丘陵和新的大山,不停地如此循环。他认为,山顶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不是发洪水期间沉积的,而是跟大山本身一起隆起来的。2016-03-23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6期:敲石头的人们(11)
即使在从事严肃的科学活动的时候,他的方式一般来说也是怪怪的。有一次,巴克兰半夜里于兴奋之中把他的太太推醒,大叫一声:"天哪,我认为,化石上的脚印肯定是乌龟的脚印。"夫妻俩穿着睡衣急匆匆地来到厨房。2016-04-06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7期:敲石头的人们(12)
地质学界发生了一场新的争论。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过去的水成论与火成论之争,而又往往交混在一起。新的战斗成为灾变论和均变论之争。给一场重要而又旷日持久的争论起这样的名字,似乎有点儿不够味儿2016-04-07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8期:敲石头的人们(13)
莱尔的失误并不算少。他没有令人信服地解释山脉是怎么形成的,没有看到冰河是个变化的动因。他不愿意接受阿加西斯关于冰期的观点--他轻描淡写地将其称之为"地球制冷"--坚信"在最古老的化石床里会发现"哺乳动物。2016-04-08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89期:敲石头的人们(14)
从一开始,地质学家就想把岩石按其形成的时期来进行分类,但在怎么划分时期的问题上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而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后来被称之为“泥盆纪大争论”2016-04-12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90期:敲石头的人们(15)
侏罗纪跟法国和瑞士交界处的侏罗山有关。二叠纪使人想起俄罗斯乌拉尔山脉里的彼尔姆,而白垩纪(源自拉丁文白垩)是由一位比利时地质学家命名的,他自己也有个漂亮的名字,叫做J.J.德奥马利马斯·德霍洛伊2016-04-13 编辑:liekkas
-
[万物简史] 万物简史(MP3+中英字幕) 第91期:敲石头的人们(16)
莱尔在《原理》中使用了新的单位,叫做"世"或"段"来涵盖恐龙以后的时代,其中有更新世("最近")、上新世("较近")、中新世("颇近")和意思很含糊的渐新世("有点儿近")2016-04-15 编辑:liekkas